鯽魚,俗稱喜頭魚、鯽瓜子,屬鯉形目,鯉科,鯽屬。鯽魚是我國內陸水域中常見的經濟魚類。其肉嫩味美,營養豐富,蛋白質含量高,素為人們所喜愛,而且含有較多的鈣、磷、鐵等礦物質和多種維生素,民間常用鯽魚湯催乳,還有溫中健胃、滋補等藥用功效,在李時珍所著《本草綱目》中有記載。所以鯽魚的銷售市場一直較好。常見的普通卿魚體高,側扁,體背及兩側呈銀灰色,各鰭灰色;生活適應性強,在各種淡水水域中都能生活,尤喜棲居在水草叢生的淺水區以及水體的底層;食性為雜食,主要以水生植物碎屑、硅藻、絲狀藻以及大型浮游動物為食,亦食人工餌料。鯽魚一齡魚可達性成熟,分批產卵,生殖時期最早在3―4月,水溫達到17℃時即可產卵,一直可持續到7月上旬。卵呈粘性,常附著在水草枝葉或人工魚巢上進行發育。自然條件下生長較慢,最大個體可達1.5千克。在人工飼養條件下,特別是經選育的新品種,生長速度明顯加快。由于鯽魚適應性強,性成熟早,能自然繁殖,種群恢復快,所以一般天然淡水水域都有鯽魚,而且數量較多,如20世紀80年代洪湖的漁獲物中鯽魚比例占35%以上,高居首位。在我國自然分布的鯽屬魚種類不很多,已知的有2個種和1個亞種,即鯽、黑鯽和銀鯽。但鯽魚的變異性大,我們常見的各種形態的金魚,就是鯽魚的變種。由于受不同地區地理氣候等諸因素的影響,經過長期的自然演化,在我國已經形成了多種具有不同生物學特征的地域性名優鯽魚。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隨著我國魚類遺傳育種技術的不斷發展,經過廣大水產科學工作者的努力,在天然野生鯽魚的基礎上,有馴化選育出了多種具有生長優勢的名優鯽魚品種。我國擁有自然形成的地域性鯽魚及人工馴化培育的品種或雜交種多達幾十個,本章僅就養殖較多的幾種名優鯽魚進行介紹。這些品種已在生產實踐中獲得良好的效果。
專利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