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三種起捕"熱水魚"的方法
2015-05-19
cheng
一、拉網法
這是目前起捕"熱水魚"比較常用的捕撈方法。網具一般使用尼龍網或中間部分使用尼龍網,要求網長為池面寬的1.5倍左右,網高為池水深的2倍左右,網目以所有池魚都不掛網為準。這種捕撈方式的好處:一是起捕池魚的種類齊全,可滿足不同魚販的要求二是在拉網過程中,攪動了底泥和池水,起到了肥水和曝氣的作用。當然這種起捕方式也存在明顯的缺點:一是拉網分魚的過程偏長,這不可避免地會帶來幾種不良的后果,首先是勞動強度過大,完成一次拉網操作至少需要10人以上其次是魚體容易受傷,從而引起魚病的發生此外,在分魚操作過程中由于時間太長有可能出現缺氧死魚的現象。二是部分魚的起捕率不高,特別是在高溫滿水季節,對鯉、鯽、草魚的起捕率非常低,所以一般認為拉網法偏重于上層魚的起捕,比較適合于以白鰱、鳙魚為主體魚的"肥水魚"養殖池塘。
現在,針對拉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人們推出了兩種改進方法:一是采用大網目網具拉網,所用網具根據起捕魚的規格確定,未達上市規格的魚類基本從網目中過濾出去,不會上網,這樣就縮短了操作時間,避免了缺氧情況的發生。這種方法對于魚體受傷同樣是不可避免的,特別是介于魚種與成魚之間的青魚、草魚往往容易出現掛網的情況,這些掛網魚一般都是鰓部受傷,基本不能成活,勉強銷售的經濟價值也極差。二是采用集魚圍網法,即在拉網之前2~3小時,給池塘加注新水,使池塘大多數魚類集中在新水區活動,這時只需將網具圍在池塘進水一角即可完成起捕工作,從而大大縮短了拉網時間,由于是在新水區作業,也不會造成缺氧死魚的情況。但是這種方法只適宜在前期池水較少時使用,此時池魚對新水的刺激反應明顯,圍網效果很好,到了滿水的盛夏季節,池魚對新水的刺激反應并不強烈,往往收不到很好的效果。
二、搬罾法
這是在使用配合飼料養殖后,才開始推廣的一種"熱水魚"起捕方式,使用罾的規格為16米×16米。具體做法是:先將罾網置于投飼區的底部,用投飼機投飼,使魚集中于罾面上,然后搬罾捕魚。這種捕魚方法的優點是操作簡便,大大縮短作業時間,整個過程只需約40分鐘,從而減少了對魚體的傷害另外,在正常天氣情況下,此法對吃食魚的起捕率非常高,一般每次都有至少60%~70%的吃食魚可以搬于罾中,特別適合捕大留小的養殖要求。當然,這種方法也有它的缺點:首先是起捕對象有限制,它只對吃食魚有效,對白鰱的起捕幾乎為零其次是受氣候影響明顯,由于要通過投飼來使魚群集中,因此,在酷熱或陰雨天的凌晨,往往會因為缺氧而無法達到聚魚的目的三是對池水深度有較高的要求,在低于1.5米水深的池塘中,魚群往往由于受到池底罾網的影響而不能集中攝食,使起捕工作無法完成四是前期準備時間較長,要達到理想的起捕效果,一般要提前1~2天把罾網置于投飼區底部,以便讓魚群適應。
三、撒網法
"撒網"是以前常用的一種捕魚網具,由一人站在船上或岸邊向水中撒網即可完成捕撈作業。每撒一次網,大約需要5~10分鐘,捕撈面積視操作人員的水平而定,一般約20~30平方米。這種方法的最大優點是節省人力,一般最多只需2人即可操作,而且這種方法捕到的魚,種類齊全。它的最大缺點是不利于規模捕撈,一般每次最多只能起捕100~150千克其次是起捕的魚類損傷嚴重,因為這種方法的分魚作業必須在船上或岸上才能完成,這對留塘的魚種來說具有很大的損傷性再次是這種操作具有很強的技術性,往往要由專門人員來完成。因此,這種方法的推廣價值已越來越小。通過以上的分析,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需要來確定捕撈方式。以肥水魚為主的池塘就應以拉網起捕為主,以配合飼料養殖為主的池塘一般以搬罾為好,而對一些小型的成魚池或以娛樂休閑為主的垂釣池來說,撒網法也是可行且實用的方式。
專利查詢